《白鹿原》丨温柔与粗糙,写不尽的白鹿原
品读名家经典,领略文学魅力!
微信ID:xiandangdaiwenxue
『新时代,新媒体,新文学。』
电视剧《白鹿原》海报
电视剧《白鹿原》正在热播,原著是作家陈忠实的代表作。1997年,该小说获得中国第四届茅盾文学奖。
温柔与粗糙,写不尽的白鹿原
《白鹿原》读后
文丨那次米
越是贫瘠的土地,养育的人越是原始激情、充满生命力。这是读《白鹿原》这本书时最直观的感受。
然而当面对着这样一部伟大的史诗级鸿篇巨著,想要单方面去谈谈自己的个人感受时,却感觉有点力不从心,甚至有种无从下手的惶恐。
▲白嘉轩
“要想在原上活人,心上得能插的住刀子。”
伟大的作品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它对每个平凡的生命都敞开怀抱,让活着的人不断从中汲取生活的智慧;而艺术之所以为艺术,正是因为艺术本身就是一种生命对另一种生命的影响。
所以哪怕仅是只言片语的感悟,也值得写出来与人分享。忐忑不成文的独白,也是对作者最真诚的缅怀。
▲仙草
“我暖你一辈子。”
一、栩栩如生,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
人物形象的塑造是构成小说内部结构的重要元素之一,作家陈忠实在这一环节的努力无疑是非常成功的。
他一方面以极具写实风格的笔调和个性化的语言描写,非常细致地勾勒出人物的外在形象特征。另一方面又非常关注外部典型环境对人物内心活动和行为的影响,善于在故事的起承转合中充分展现人物性格的复杂多变。
不仅如此,作者也会从不同角度揭示人物内在性格的统一性和外在行为上的反差,并且不遗余力地放大和强化他们的种种表现。所以他笔下的人物个个都是有血有肉、栩栩如生,读完令人印象深刻。
以黑娃从白家出走为例,黑娃本是白家长工鹿三的儿子,按照父亲的对儿子的要求,他这辈子就只能做一个任劳任怨靠卖力气为生的老实长工,跟父亲一样在艰苦的劳动中麻木满足地过一生。
▲黑娃
“你――黑娃,是白鹿村头一个冲破封建枷锁实行婚姻自主的人。”
然而他注定不是个普通人,他的自我意识在白家压抑的环境中开始一天天的生长起来。
作者在讲述这一情节时,先是设计了白嘉轩安排黑娃和自己的两个儿子一起去上学而黑娃不但没有对白嘉轩表示感激,反而觉得上学很烦产生了一定的逆反心理。接着又借着孩子们一起在学堂上学的情景,着重描写黑娃的心理活动,充分展现了黑娃对白、鹿两家孩子截然不同的喜好态度,转而直接道出了黑娃对两家大人的态度:鹿子霖使他感到亲切,但他害怕见到白嘉轩。
还有就是鹿兆鹏两次给黑娃拿吃的的事,前后两次,黑娃的反应却形成了的巨大的反差。第一次兆鹏拿冰糖给他吃时,把冰糖扔进嘴里后“哇地一声哭了”,并且跳起来说“我将来挣下钱,先买一口袋冰糖。”而当兆鹏第二次拿更好吃的水晶饼给他时,黑娃却把它扔了,甚至后来当了土匪有次和兄弟们打劫得到一袋冰糖时,他却撒了一泡尿在上面。看似表里不一的行为反差,其实都是黑娃内心世界的自我确认和性格的崛起。种种行为和心理活动表明,他不像父亲那样心心念念感恩于白家的仁义相待,对白家忠心耿耿毫无怨言。
▲鹿三
“这才是咱的本分。”
相反,白嘉轩以族长身份自居,事事恪守礼仪宗法,终日冷面示人,这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感给黑娃的精神上造成了不可忽视的束缚和压迫感。长期以来,他在白家感受到的并不是能让他感到舒服并且欣然接受的恩情,而是寄人篱下所产生的自卑感,以及自尊心作祟后的叛逆心理。最终,他从那个让他无比厌恶和压抑的原生家庭中叛逃出来。
书中涉及的人物非常多,但即使是出场不多的次要人物,作者也不吝笔墨的进行细致刻画。
比如村里调戏小娥的光棍狗蛋儿,黑娃沦落为土匪之后遇到的山寨王芒娃儿,他们大都出场不多而且是为了主要人物的辅助而生的。作者对他们的形象塑造都很成功,对不同人物的生活习性、言谈举止、及生活场景的细节描写都很细腻真实,使得次要人物也显得个性饱满,形象立体。这些大小人物地成功塑造都与作家本人丰富的生活经验是分不开的,如若没有经年累月对生活的观察,以及生存的磨练与积累,任谁也写不出这样气势恢宏的伟大作品。
▲白孝文
“我要做官,做比你这组长大得多的官。”
二、传统的叙事结构简单朴实,又独具匠心
从艺术特色方面来说,《白鹿原》的表现手法也是可圈可点的。陈忠实似乎并不想走一般作家的老路子,诸如戏剧化的情节冲突,明暗线交织,铺垫设置悬念等技巧性特别明显的创作手法,而是选择了最为简单朴实的传统叙事。
正如豆瓣书友对他的一句评价“悬念早早放下,更能专注于过程”,这是本书叙事结构的一大特点,这种创作态度也从某种程度上契合了作家本人的思想品性,以及那白鹿原上的一草一木的生命本性,扎根于贫瘠的土地,表面朴实无华,内心充满力量。
▲鹿兆鹏
“有死亡,就有新生的生命。”
书中有很多大事件,以及重要人物的命运转折点都是采用了开篇点题,先讲用一句话道出出人意料的结果,然后再不紧不慢地对故事的经过进行详细的描写。
比如小说开头第一句“白嘉轩后来引以为豪壮的是一生里娶过七房女人。”,以及后面比较关键的一些情节:“鹿三杀死儿媳妇的准确时间,是在土壕里撞见白孝文的那天晚上。”,“鹿子霖的儿媳疯了”,“最终弄清白灵死亡过程的人是作家鹿鸣,这已经到了本世纪八十年代”等等,这些推动故事进程的重要情节,无一例外都是用这种方式讲出来的。其实,那位豆瓣书友说的特别在理,很多事情如果我们能尽早放下心中的悬念,我们反倒更有精力专注于过程,艺术创作更是如此。
▲鹿兆海
“这铜钱有她半个,有我半个,拿着就欠对方半个。”
三、战争年代青年知识分子命运的悲剧性引人深思
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是在清末民初,辛亥革命以后军阀混战,风起云涌。
小小的白鹿原上也是人心惶惶,可以说,当时白鹿原上的人个个心怀鬼胎,各有城府,鹿子霖的阴险狡诈、卑鄙好色更是让人感叹人性的复杂。
相比之下,以白灵和鹿兆海为代表的新一代青年知识分子就显得单纯明朗多了。
他们虽然出自封建大家庭,但因为接受了比较开明的思想教育和自身性格的叛逆,使得他们有机会走出封建家族的大门,将青春的激情投身于自己的理想事业。然而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之下,年轻人的理想和信念又是多么的脆弱和不堪一击,在没有实现自己真正的革命理想前,他们年轻的生命就先后在混乱的斗争中相继牺牲了。
▲白孝文和白孝武
白孝文和白孝武两兄弟人生截然不同。
白灵在大肆清查特务时被污蔑活埋,鹿兆海在抗击倭寇的路上在内战中被杀。
可以说,小说中这两个年轻人的相继牺牲是最让人不舍和同情的,不舍在于他们的生命都还很年轻,美好纯洁的令人心生向往,却宛如昙花一现般早早凋谢。同情则是因为他们的牺牲和付出都很不值得,因为他们没有为了自己真正所追求的爱国情怀而死,也许这才是作品最具讽刺的地方。
他们本是时代的中流砥柱和民族精英,是那个时代最有希望活下去的人,然而个人的一腔热血在庞大的政治斗争中显得实在太过渺小。年轻人的革命理想太过单纯和盲目,他们远不知道在一场旷日持久的革命中,仅仅拥有对革命事业的一腔热血,是远远不够的。
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对白灵和鹿兆海两个人最初选择革命队伍时的情节安排也颇为奇巧。他们选择的理由和方式很简单,不是出于对信仰的忠诚而做出选择,而是以抛掷铜元的方式简单决定了对未来的选择。作者在这里的处理非常个性,以“抛掷铜元”这一非常轻松的情节将政治选择的严肃轻易给解构了。
四、作品对民间小人物“家丑”的书写是一大亮点
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可如果是把它放在一本小说里讲出来,再让读者以窥探的心理去阅读的话,那它所达到的艺术效果就大有不同了。
就像很多人都喜欢看明星出轨吸毒的八卦,人人都有一颗八卦的心。
作者正是抓住了人的这种“猎奇”心理,巧妙地将民间故事的通俗性与传奇性相结合并赋予其一定的神秘色彩。再以第三者的口吻将秘密一字字抖露出来,达到了“家丑”全部被曝光的艺术效果。秘密一经托出,讽刺和揭露立竿见影,大大增加了作品的内在张力,同时也使人物的性格更加饱满和立体。
这本书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段:鹿子霖与他儿媳妇乱伦关系的描写。
这一段内容起初的目的很明显,就是为了通过描写鹿兆鹏媳妇“守活寡”的事情来揭露封建宗法制度对人性的摧残与折磨。然而作者却出人意料地在“守活寡”过程中又插入了一段公公跟儿媳妇乱伦关系的惊人内幕,用一连串离奇曲折的故事情节为读者展现出一副活生生的传奇画卷。人性的丑陋与复杂暴露无遗,同时也用一种另类的写作手法揭露了封建社会对人性的畸形扭曲。
兆鹏因不满家族强行安排的婚姻而选择逃离,可他苦命的媳妇儿却不能像他那样洒脱地将这段婚姻说结束就结束,而是在充斥着欲望与罪恶感的无底洞中走入精神的奔溃。
▲田小娥
“你们男人,把我当成啥了。”
丈夫拒绝与她同房因而终年过着守活寡的日子,这时由于好色的公公酒后性骚扰勾起她内心潜藏已久的欲望,随后公公却又卑鄙地接连几次想方设法地羞辱她。
道德伦理观念的压迫对她内心产生了极大的罪恶感,无休止的寂寞与欲望的折磨,使她被逼疯。尤其后阶段已经开始出现明显的精神恍惚和性幻想狂躁,此时的她因病态的精神错乱已经不能像之前那样将对性的渴望隐藏起来,转而变成了身体无意识的宣泄和自我满足。
她冷血无知的婆婆却因目睹了她的病态而毫无怜悯之情地骂她说“这不要脸的货得的是淫疯病”。触目惊心,作者通过文字描写带给读者的心灵冲击力,丝毫不亚于影视作品带给人的直观视觉冲击。
读者在亲眼目睹一场人性被血淋淋扭曲的全过程,更是在透过一层暧昧的薄纱偷窥人生百态。
▲朱先生
“自信平生无憾事,死后方敢对青天。”
说了鹿家的家丑,再说说白家的家丑。
白嘉轩本来是整个故事中代表白鹿原精神的灵魂人物,他的一生几乎都在为他所信奉和恪守的宗法仁义服务,为那个时代的封建道德体制以身作则,对后代子孙的教育更是严苛以待,自以为做人做事无愧于心,无愧祖宗先烈。然而就算是这样一个铮铮铁骨的人物,也有自己的家丑。
大儿子白孝文与村里的“荡妇”田晓娥的关系闹的众所周知并且还为此进了祠堂,弄得父子关系断绝,这已经是众人皆知的家丑没什么说的。这里要说的是他的三儿子孝义媳妇怀孕的事,给三儿子的媳妇本是白嘉轩自己花了很多心思选的人品和家世各方面都很满意的人选,然而天不遂人愿,挑了很满意的媳妇嫁进门,偏偏自己的儿子却不争气,怀不上孩子不能传宗接代。在还没搞清楚儿子和儿媳到底哪一个有毛病时,族里的名医冷先生给他出了个主意,让婆婆带着三媳妇“上一回棒槌会。”,(民间习俗:婆婆引着不孕的媳妇去赶棒槌神庙会,目的是跟不认识的男人蒙面交媾以受孕。)而果断精明的白嘉轩却断然在心底形成了一个更完美的计划并且神不知鬼不觉的将其实施,连冷先生也瞒过去了。白嘉轩回家后联合自己的母亲白赵氏为三媳妇策划了一场天衣无缝的受孕计划:白赵氏在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支开了三儿子孝义及家里所有的闲杂人等,亲手将鹿三的二儿子兔娃——一个单纯的对男女之事一无所知的童男哄骗进了三媳妇的房间,之后三媳妇顺利地怀孕了。这段白家的“家丑”也是情节曲折,生动有趣,读罢之后却让人陷入沉思。
黑娃当初带着田晓娥进村要进祠堂拜堂成亲时,由于田晓娥和黑娃的“不正当”结合,白嘉轩死活也不同意让他们进,之后村里的光棍狗蛋儿因招惹田晓娥也被拉进祠堂打的半死,回家后不久就病死了。就连自己的长子兼族长继承人白孝文也因和田晓娥“不正当”的关系在祠堂被公然行刑,断绝父子关系。由此可见,白嘉轩作为族长对男女不正当结合的风气是多么深恶痛绝,对封建道德观念的捍卫态度是多么的坚决。
▲鹿子霖
“这房嘛,不就是买来买去的一码小事。”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刚正不阿的人,在面对自己家庭内部棘手的问题时,也会动用心思想出这么一出瞒天过海的法子,试图越过道德的禁忌线来诠释自己信仰。这种看似不容亵渎的封建道德观念实际上是多么的虚伪和不堪一击,就连它最虔诚的信徒白嘉轩也被逼的亲手在自己家里干出这种自欺欺人甚至很“苟且”的事。
诚然,为了维持社会的相对稳定,大多数情况下人类需要创造和制定出一系列的道德观念和法律去约束人的行为。但即使人类再虔诚的信奉和遵守这些约定,它也不能完全为人类的幸福生活买单,在旧道德和信仰沦陷时,我们不应该继续盲目信奉和死守,而是应该鼓起勇气打破这种束缚,建立新的秩序。
本书开篇第一页赫然写着巴尔扎克的那句名言:“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
《白鹿原》历来就有民族秘史之说,不管我们的民族在文明的进化史上是如何一步步走过来的,我们都应该养成一种自觉性,那就是不否认这种类似于“家丑”的丑陋存在过的可能性,更加通透和理性地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民族。
以上心得只是读《白鹿原》时的冰山一角,走进作品是对它最好的尊重。
图片丨电视剧《白鹿原》海报剧照
新浪微博:现当代文学网
现当代文学网读书群:469077691
现当代文学网考研群:532479167
他们也在读:
▋ 一所只存在了8年的大学,何以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
回复“晚安”:
每日「晚安书摘」陪你入梦,念好。
✎留言区互动:
陈忠实 《白鹿原》